作者 | 放心之语
本期讨论的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部分,内容极度烧脑,需要你集中精神,认真思考,方能理解一二。
形而上学的来源及其根本问题是什么?
形而上学的中文译名是由井上哲次郎,在日本明治时代由英文单词metaphysic翻译而来。取自《易经 • 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词。
在古希腊时期,metaphysic这个词特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形而上学被视为首要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个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有一部著作名为《物理学》,书名源自希腊单词Physika,意思是自然的事物。然而这本《物理学》其实是自然哲学著作,而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的自然哲学最终是要解释各个领域中最真实的事物,是如何构成这个自然世界的,即一切现象的所以然。因此,为了搞清楚这一些根本问题,亚里士多德后来又写了一本书,但他从来没有给这本书一个正式的名字,只是偶尔用“第一哲学”或者“智慧”来称呼这本书
。
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著作被编辑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一些著作被放置在了他的物理学(Physics)著作之后。后来的编辑者就简单地将这部分著作命名为“ta meta ta physika”(希腊语:“物理学之后的”),意思是在物理学著作之后的那些著作。这些著作探讨的是更为抽象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本质、存在的形式等,而这些主题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随着时间的流逝,“meta ta physika”这个词演变成了“metaphysics”,并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探讨最根本、最本质问题的哲学领域,特别是那些超越物理科学能够解释的问题。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最终成为了用来描述那些探讨宇宙、存在、实体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学科。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研究的根本问题,总体来说有两个:
其一,从根本上来说,什么是最真实的存在?
其二,这个最真实的存在是什么样子?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存在的本质,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存在的形式。然而这里的重点是强调“最真实的”。
为什么要强调最真实的?
因为,一个事物如果是由其他部分组成的,那么就不能算是最真实的。
例如森林这个概念其实是由一颗又一颗的树所组成,实际上只有树,而森林则是人们对于同一片土地上,有很多树木的这个所观察到的现象,起的一个名字。
因此,所谓最真实的,意思是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
那么,一棵树就是最真实的吗?如果你能把树叶、树枝、树干、树根这些组成部分都拿掉,还能找到这棵树的自己,那也许就是最真实的。
形而上学原理是关于存在和存在者的一般原理,是对所有存在者都有效的普遍真理。任何一个学科如果私设了一些原理,但这些原理和形而上学的一般原理无关乃至与之冲突,那么这些原理就是神秘的,甚至是明显错误的。
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会首要考虑形而上学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事物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是以什么方式而存在的,那么我们所研究的其他问题,只不过都是基于这些真实事物的表象和形式。
所以哲学如果仅仅是研究其他问题,而不能聚焦于形而上学,那么所得到的结论都将是肤浅的。
形而上学除了研究上述两个根本问题以外,还涉及一些相关问题,例如:
问题一:存在是事物的⼀种属性吗,或者它本⾝就是某种事物?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这个问题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你要理解存在的意思:前面已经谈到了,在形而上学中所谈到的存在,指的是真实的存在,是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
因此要么所有事物都具有这种存在的属性,意思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找到一个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独立的存在。
要么这种存在的属性只属于某一种事物,例如原子,是原子这种事物构成了其他的所有事物。
或者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所有事物都不具有这种存在的属性,而且这种存在的属性也不属于某一种事物,例如原子其实也可分为原子核与电子,其实原子核与电子还可以继续分,分解到最后的所谓无法继续细分,只是因为现代观测技术能力的局限。
所以,第三种情况就是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这种观念只是我们的想象,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
问题二:从最真实的本质来说,只有⼀种还是有很多种存在?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意思是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是只有一种,还是有很多种?
通过上一个问题的解析,相信大家已经有所感悟。
问题三:存在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
这个问题引入了一个维度,就是时间。
事物变化的过程被感受为时间的流逝,如果没有可测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感受到时间。变化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一种是其自身属性的变化,所谓自身属性例如体积、温度、坚硬程度等等可被测量的变化。
存在的事物发生空间上的位置变化,我们会理解为其自身并没有变,例如有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你会认为这个人是没有变化的,但实际上这个人肯定变化了,只是我们没有仔细观察到而已。所以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不但是河流发生了变化,人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一切都在变化。
存在的事物其自身属性发生了变化,我们有时候也会认为其没有变,比如一棵树老了,一个人老了,一张桌子断了一条腿,或者一块石头风化了,我们还是依旧会认为这棵树、这个人、这张桌子和这块石头没有变,但其实所有这些事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每分每秒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只是这些变化让我们不易观察到而已。
如果存在是不断变化的,就会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变化中,去指认那个不依赖其他事物,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呢?因为存在是不断变化,当你去指认的时候,你所指认的那个存在对象就已经发生变化了,换句话说它已经不是刚才的那个它了。
所以这里隐含了一个结论,如果存在是固定不变的,你就应该能找得到它,而如果存在是不断变化的,你就不可能找到它。
然而让人困惑的是,人类科学发展到现在,至今都找不到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而人类通过仪器设备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息的变化中。
问题四:不依赖我们的感官的世界本⾝是怎么样的?如果事物拥有某种属性,这些属性是关于事物的事实吗?还是基于感官的事实?
这些问题讨论的不是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形式,而是讨论人类感官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常会认为在人类感官之外,应该有一个客观的真实世界,在这个真实世界中有很多存在的事物,人类通过感官感知到这些事物的存在。
然而这只是我们认为的。
实际上人类感官侦测到的只是一些能够被感知的信息,例如人类眼睛所感知到的光谱范围是400至760纳米之间的波长,人类听觉所感知到的频率是20至2万赫兹,而人类的嗅觉和触觉也是有其阈限的,也就是有其范围的。
所以实际上人类并非是感知到了这个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是通过将感知到的一些信息,合成为我们认为存在的事物,然后将这些事物在我们内心中构建出一个世界。
所以,不依赖我们感官的世界不会被我们认知到,而能够被我们认知到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建。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通过类似的感官构建出了一个大家共识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彼此协作,共同生存,仅此而已。
问题五:除了属性、关系和种类,具体事物的存在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提醒我们,当我们认为自己在观察某一个具体事物的时候,其实我们观察的只是关于这个事物的信息,而不是这个事物本身。
事物的属性,是关于事物的体积、温度、坚硬程度等等信息。
事物的关系和种类,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中不同分支之间的区别。
关键还在于,我们所观察的所有关于这个具体事物的信息还是瞬息万变的,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个事物本身不变的那个自己。
问题六:数字、思想、物质、空间、时间的存在是怎样的?
很多人认为数字是抽象的概念,思想是人类语言的产物,而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大致了解到,凡是我们以为的存在,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构建的。
这会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唯心主义,然而如果我们找不到某种不依赖其他事物,而只是它自己就能存在的事物,那么所谓的客观都是主观。因为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它自己,而只是关于它的一些信息,那这个事物就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而毫无实质可言。
问题七:事情是注定发⽣的吗?还是偶然发生的?
这个问题讨论了几千年,但实际上是一个戏论。因为注定或偶然完全是一种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
首先,注定还是偶然,和预期相关。
事情发展的结果与预期相符,你会认为是注定的,反之你就会认为是偶然的。
其次,注定还是偶然,与所感知到的因素相关。
你所了解到的因素越多,你就会越觉得事情正朝着注定的方向发展,而当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就会觉得事情一直都是偶然的发生着。
最后,注定还是偶然,站在因和果的角度来看,是不同的。站在果的角度,果是由它的所有因共同导致的,因此是注定的。但站在因的角度,在并非唯一因的情况下,你不可能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因,所以未来的果从现在来看,是偶然发生的。
有些人认为唯一因也可以产生果,但其实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唯一因的话,那么它始终是因,而不会变成果,因为它既然是唯一,就不会变,如果它变了就不是唯一,而是由于某些其他原因导致其发生了变化。
问题八:事件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中发⽣吗?还是因为观察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错觉?
这个问题留待各位观众朋友自己去思维吧,相信讨论了这么多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已经让一些人脑洞打开了。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析,只是我一家之言,实际上⾄今仍然是迷雾重重,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投⾝哲学,思维并回答这类形而上学问题的⼈来说,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学习和思考的路标。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