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工具-决策方法论工具

实践工具-决策方法论工具

放心之语
2024-06-12 / 0 评论 / 25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工具链接地址:《决策方法论工具》

本方法论工具由放心之语原创,主要适用于个人决策,组织决策可做参考,旨在通过思维评估真实现状的各种变量,为是否决定执行某个行动方案或计划,提供理论与评估的帮助。

说明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重要的决定,特别是对于某些行动或计划的决策,可能会影响到每个人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乃至改变一生的命运。

当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人们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有经验人的建议,或者没有进行仔细思考,贸然决定或否定了自己的行动或计划,如此让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处于一种随机和不可控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个《个人决策工具》,帮助人们进行思维评估和判断,虽然这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最后每个成年人都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但在此之前,缜密的思考和评估将为你增添下决心的勇气。

需要澄清的是,决策与选择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决策是决定要做或不做,以及为什么要做?选择是决定要怎么做?以何种方式或方案去做?

我们必须区分这两种情况,因为在决策时,我们重点考虑的不是行动的难度和执行的细节,而是考虑行动的意义,评估为此我们要有哪些付出及所得?

这个决策工具,当然也可以用于思维及评估两种及以上的行动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决定做与不做是战略的定性分析,决定以何种方式或方法去做,是战术的定量分析。

决策方法论

《决策方法论》的前提是对于所决策的事项有基础性了解,这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查,阅读相关的前沿性报告,权威人士的访谈,以及对于自身资源和目标的明确。

然后考虑决策方法论的六个变量,分别如下:

1、结果是否是我想要的?

2、结果是否可能有风险?

3、过程中的可控程度?

4、是否能承受过程中的成本?

5、是否具备初始启动的能力?

6、是否符合所有参与方无害共赢的原则?

解释:

在上述变量中,1,2项着重考虑结果;3,4项着重考虑过程;第5项着重考虑开始阶段;第6项是确保无害的原则性。

具体解释如下

1、结果是否是我想要的?

你需要考虑决策项会带来哪些结果?这些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你目前最想要的? 能获得的结果有很多,你可以考虑:

1)可以提升认知,即学习掌握更多,更清晰,更实用的概念和方法论。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都是由无数的概念和方法论组成,而且认知用钱不能直接买到,因此获得这方面的提升,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是最大的收益。

2)个人技能的提升,所谓技能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技不压身,如果你能掌握一项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技能,而这又是你感兴趣的,那将是一种很好的结果。注意,你感兴趣的技能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所谓技术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可以用钱直接买到的。

3)更多的变现方式,变现不仅仅是指金钱收益,还有效率提升,质量提升,成本降低,市场扩大或服务规模增加等因素,对于个人来说同样可以重点考虑这些内容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果。

除了上述想要的结果以外,根据每个人的三观不同,可能还会有其它需求,例如生理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归属需求,被认可的需,精神净化的需求等等,总之不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最后,上述考虑中你还需要考虑这个结果是不是你最想要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需要为所有行动排序,若还有其它你最想要的,那么你就要考虑做出选择。

在进行排序的时候,你需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

有无替代方案?

若有,那么哪个方案更好,就需要纵向比较。

在能预测的范围内,是否接受机会成本所带来的损失?

机会成本意味着你选择了某个行动,将放弃或减少其它行动的可能性。

是否考虑了未来趋势变化?

趋势变化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你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因变化而有所减损或阻碍?

在重大决策时,这些因素是需要考量的,但你不能在万事具备的情况下才做出决定,因此,这些思考并不会减少或增加你在行动中的难度,而是为你行动的计划性提供帮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一个铁律。

从个人而言,其最想要的就是最好的,但在别人眼里,你最想要的不一定是他认为最好的,因此判定是否是自己最想要的,对于年轻人可能有难度,因为他们更依赖前辈和长者的建议,因此这需要深度交流与沟通。以下各条类似,如果你想要为别人做决策,就要站在他的角度,而不仅仅是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结果是否可能有风险?

这里的有风险,不是指的有害,而是指的有没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如果得不到,那么是否还有机会避免所有的投入,都变成沉没成本。

这里主要是考虑,我们所选择的行动,哪怕最后无法达成想要的结果,至少也是在促进向这个结果靠近,为以后的机会奠定基础。换而言之,无论如何我们的投入不能白白浪费,还要有逆转的可能,特别是对于一些限时完成的事情,这需要着重考虑。

3、过程中的可控程度?

过程控制是所有成功的关键,关于可控程度需要考虑两个个变量:过程中会有多少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调动的是自身资源还是外部资源?

环节越多,可控性越低,一件事超过五个环节,哪怕每个环节都能打90分,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及格的;在过程管理中,需要调动外部资源的环节越多,可控性越低,当需要调动的外部资源超过一定比例,事情将变成一种赌博。

4、是否能承受过程中的成本?

过程中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人际,工具(折旧)等,人际成本是指调动外部资源时,所要付出的情感成本,而工具设备并非仅考虑购置时的花销,还需要考虑折旧,对于组织而言可能还要考虑基础设施例如装修和人力资源的成本与折旧。人力资源也是有折旧的,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对于个人来说,自己也会“折旧”,例如过程中对于健康的损害。

除了上述要考虑的付出以外,还需要考虑冗余成本,这个概念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意思是除了可以预见的成本以外,还要有更多的资源准备。这类似于战争中的预备役,如果你没有准备暂时甚至永远都不会运用的资源,那么过程中的意外就可能会是致命的。

5、是否具备初始启动的能力和优势?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考虑启动时候的能力边界,有些事情如果一开始都无法触及,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一种想象。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这些能力与竞争者比较而言的优势,在一开始就缺乏优势的情况下,挫败感是预料之中的,而这将严重影响到执行力的可持续性。

对于个人而言,能力和优势主要表现为技能,精力,体力,智力,情商等因素,如果你不具备一开始的启动能力和优势,那么就需要考虑更多的前置行动,以弥补这些短板,而暂时无需考虑是否需要对当前的行动做出决策。

需要提示的是,这里仅考虑初始启动,而不是过程中的困难和细节。关于过程中的重点,上面已经考虑了,若思考过多的过程中的困难和细枝末节,将降低决策时候的勇气。

6、是否符合所有参与方无害共赢的原则?

这是一个确保成功的必要条件,无害指的是最终结果的无害,有时候在过程中我们需要承担损害,但结果要能够弥补所有损害;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的结果无害,但在过程中可能造成别人的最终结果有害,这也是不允许的。

这是一种价值观,不是出于道德层面,而是出于客观经验,因为有害一定会产生怨恨与斗争,这将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当然,这在敌对或战争中将被忽略,但在此之前,我们须极力避免敌对或战争状态。在个人或商业竞争中尤其如此。

熟悉上述方法后,可以使用最上面的链接,进入决策工具,进行评估。

0

评论 (0)

取消